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聯系方式
客服熱線:0558-2667333
郵箱:516212795@qq.com
聯系電話:18605580025

韓長賦:構建三大體系 推進農業現代化

構建三大體系 推進農業現代化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安徽小崗村重要講話體會

  韓長賦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兩會期間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推進農業現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三個重點。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的重要講話,明確了現代農業建設的重點任務,為新時期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我們要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認真落實,把構建“三大體系”作為“十三五”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抓手,加快建成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一、構建三大體系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抓手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是穩民心、安天下的戰略產業。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201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6%,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3%,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超過52%,農業物質裝備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十二五”農業發展實現了“保供增收”兩大目標,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的“十二連增”,農民收入增幅連續6年超過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鎮居民收入增幅。農業形勢好,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農業還是現代化建設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我國農業產業大而不強,農產品多而不優,一二三產融合不深;農業生產基礎依然薄弱,現代設施裝備應用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仍然不強;農業經營規模偏小、主體素質偏低,千家萬戶的小農戶生產經營方式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競爭要求,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亟待提高。“十三五”農業現代化要取得明顯進展、實現更大提升,任務十分艱巨。

  破解這些難題,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產業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的有機統一,重點解決農業資源要素配置和農產品供給效率問題,是現代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顯著標志。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就是要通過優化調整農業結構,充分發揮各地資源比較優勢,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是先進生產手段和生產技術的有機結合,重點解決農業的發展動力和生產效率問題,是現代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顯著標志。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就是要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服務農業,用現代生產方式改造農業,轉變農業要素投入方式,推進農業發展從拼資源、拼消耗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發展依靠人力畜力、“靠天吃飯”的局面。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是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組織方式、服務模式的有機組合,重點是解決 “誰來種地”和經營效益問題,是現代農業組織化程度的顯著標志。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培育規模化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加快構建職業農民隊伍,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聯合與合作,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經營集約化、組織化、規模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

  “三大體系”各有側重,但又相輔相成。其中,現代農業生產體系重在提升農業生產力,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重在完善農業生產關系,二者又共同支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體現了現代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有機融合。

二、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先后實施兩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優化調整,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和休閑農業,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2015年,畜牧業產值約占農業總產值的1/3,標志著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超過60%,標志著我國已經從賣原字號農產品進入到賣制成品的新階段;各類休閑農業經營主體超過180萬家,成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但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相比,我國農業產業體系還存在資源環境匹配度不高、糧經飼統籌不夠、種養業結合不緊、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強、流通體系效率不高、低端農產品過剩和高端優質農產品不足并存等問題,迫切需要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優、調高、調精農業產業,增加適銷對路的農產品生產,做強生產、加工、儲藏、包裝、流通、銷售各環節,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發揮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提高農業質量效益。一是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守耕地紅線,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建設,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二是大力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畜牧業、園藝業、水產業,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化生產、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產品,穩定蔬菜、生豬等“菜籃子”產品供應,補齊大豆、牛奶、牛羊肉三塊短板。三是優化農業重點產業區域布局。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性農業,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漁則漁,提高農業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匹配度。當前重點是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種植,增加優質飼草、雜糧雜豆和馬鈴薯生產。四是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發展,支持農業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發展。拓展農業功能,積極發展“農家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培育分享農業、定制農業、創意農業、養生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三、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持續加大農業投入力度,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生產力建設取得長足進展。農業發展已從過去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農業生產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以人力畜力為主轉為以機械作業為主,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正在成為歷史。但我國農業生產手段仍顯落后,中低產田仍占相當比重,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不夠,突破性的新品種、新技術仍然偏少,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這對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就是要用現代設施、裝備、技術手段武裝傳統農業,發展綠色生產,提高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準化水平。一是強化農業設施裝備建設。加強種養設施、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加大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重點突破油菜機播機收、甘蔗機收、棉花機采等瓶頸,推進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二是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技術科研攻關,推進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做大做強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積極推進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建設。推進農業信息化,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加快推進農業物聯網示范應用。三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農業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從田頭到市場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鏈條,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創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著力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開展農業清潔生產,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即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畜禽糞便、農膜、秸稈基本資源化利用。抓好湖南重金屬污染區綜合治理試點,擴大東北黑土退化區治理試點范圍,穩妥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四、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近年來,農村土地流轉有序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對應用新技術、推廣新品種、開拓新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在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2015年底,全國土地規模經營面積占到40%,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及龍頭企業已達到250萬家。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仍以小規模分散經營為主,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低、現代生產要素引入難等問題突出,新型經營主體扶持政策不健全、培育滯后,社會化服務支撐不足,迫切需要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一是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強化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調解仲裁,發展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研究制定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重點在財政、金融、保險、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和引導力度。當前要抓緊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直報信息系統,加快建設農業信貸擔保服務體系,優先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民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參與規模化、產業化經營,使農民獲得更多增值收益。三是加強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加快培育現代農業服務組織,積極發展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農機承包作業、養殖業糞污專業化處理等服務,支持開展糧食烘干、農機場庫棚、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服務,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的經營模式,通過服務規模化帶動生產規模化。四是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把返鄉農民工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范圍,探索開展政府購買農民工創業培訓公益性服務試點,引導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發展現代農業,成為“新農民”。


安徽阜陽市一道河中路香樟苑
516212795@qq.com

13909680166(陳女士)
13665580501(王先生)
15556882605(李先生)